叛軍持有的地雷容易被掩蓋,價值不菲且基本上無法追踪,它們已在世界市場上籌集了數十億美元,以資助數個非洲國家針對合法政府的叛亂。
聯合國將衝突鑽石定義為“鑽石來自與合法和國際公認政府對立的部隊或派別控制的地區,並用於為反對這些政府或違反安全理事會決定的軍事行動提供資金” 。這些鑽石也被稱為“血鑽”。
多年來,這些非法市場使叛軍領導人可以違反聯合國武器和金融制裁來武裝和裝備自己的軍隊。安哥拉,塞拉利昂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叛軍利用這些國家的沖積鑽石田來資助叛亂戰爭。與在博茨瓦納,俄羅斯和加拿大的深金伯利岩“煙斗”中開采的沖積鑽石不同,它們被發現在廣闊的領土上,通常僅在地表以下幾英寸或幾英尺處。沖積鑽石已被證明難以管理和調節。由於其高的重量比,易於開採以及全球鑽石市場中的地方性腐敗,沖積鑽石已成為叛軍的現成目標。
衝突鑽石的貿易始於1990年代初,與約納斯·薩文比(Jonas Savimbi)的安哥拉完全獨立全國聯盟合作,但在利比里亞軍閥主席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的協助下,塞拉利昂革命聯合陣線迅速將其複制,在海牙因戰爭罪而受害,最近因涉嫌給頂級模特兒娜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贈送了幾塊非法寶石而在西方報紙上露面。
即使鑽石行業曾經將衝突鑽石的貿易記錄為樂觀的4%,參與打擊這種貿易的非政府組織(如加拿大非洲夥伴關係)也指出,全球每年100億美元的毛坯
鑽石4c產量中有多達15%落入了1990年代後期衝突鑽石的類別。
南非最重要的貿易部門
今天,鑽石在大約25個國家/地區開採,但大約49%的鑽石來自中非和南部非洲,而加拿大,印度,俄羅斯,巴西和澳大利亞則發現了重要的礦物來源。按價值計算,南非是世界第四大鑽石生產國。
南非的鑽石故事始於1866年,當時15歲的伊拉斯mus·雅各布斯(Erasmus Jacobs)在他父親的農場上發現了一塊透明的石頭,位於奧蘭治河的南岸,而北開普省的首府金伯利則變成了零地面南非鑽石業。
塞納爾·羅德斯(Cecil Rhodes)創立的戴比爾斯公司(De Beers Company),是在鑽石熱潮期間在南非經營鑽石礦的最大公司。戴比爾斯(De Beers)帝國是由兩個布爾戰爭定居者D. A.和J. N. De Beer兄弟擁有的農場開始的。 1873年左右,戴比爾斯兄弟將股份賣給了一組採礦集團,這些集團隨後與塞西爾·羅茲的抽水公司合併,成立了“戴比爾斯聯合礦山”。
今天,僅戴比爾斯(De Beers)一家就開採約一半的世界鑽石年產量。它還通過其中央銷售組織控制著全球鑽石銷量的80%,該組織從其他供應商那裡購買和儲存鑽石,以保持較低的供應量和較高的價格。眾所周知,戴比爾斯是安哥拉,塞拉利昂和其他非洲衝突地區的衝突鑽石的主要購買者。
多年來,金伯利(Kimberly)失去了與鑽石生產的關係,但仍然是戴比爾斯(De Beers)的總部,也是運動的起點,該運動的主要參與者是鑽石公司,旨在結束衝突鑽石的貿易。
金伯利進程認證計劃
自1998年以來,聯合國安理會發起了堅決的行動,以停止衝突鑽石的貿易,對未切割鑽石的非法貿易進行調查,對涉嫌販運鑽石的個人和國家進行命名,並敦促秘密鑽石業採取措施以保持寶石走出國際市場。
在關於全面貿易制裁對平民和鄰國的人道主義和經濟影響的廣泛辯論中,安理會的鑽石運動是聯合國正在進行的一項努力的一部分,旨在使製裁更具選擇性,針對性和嚴格執行,以維護國際和平和安全性。
要將一顆未切割的鑽石與另一顆未切割的鑽石區分開來是非常困難的,這很容易將非法鑽石與合法鑽石混合在一起。此外,未切割鑽石的主要世界市場安特衛普因其對寶石處理規定的寬鬆而聞名。根據對直徑的研究.